《家庭财富管理与传承方案设计实务》系列,拟寻找融资方进来并做成长期系列视频,做成文化产品。
该系列已经有两本书的内容,从低产、中产到高产使用遗嘱类工具、保险类工具、公司类工具、信托类工具到家办类工具的方案设计思路。未来的最优吸引力的发展方向。
第一本书已经出版。
《中国式财富管理与传承工具应用》
第一大问题: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想要结婚了?婚姻制度的问题在哪里?怎么解决婚姻中的存在问题乃至寻求替换婚姻制度的方法?
很多年轻人都不打算结婚了,对于婚姻,他们恐惧、害怕、甚至排斥,婚姻契约中所要求的道德“互相忠诚”,不少人认为与人性本就是相悖的,与“性是权利”的法律基本思维相悖。社会包容度在不断提高,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经轨迹,婚姻代价太高了,婚姻制度需要经历变革或再设计。
第二大问题:鳏寡孤独,老无所依问题如何解决?父母老后子女养老靠不住,社区养老质量不放心的问题如何缓解?
选择居家养老的孤寡老人身心健康问题突出,街道社区为老人义务进行家务劳动,组织老人参与各种社会活动、旅游等缺乏利益支撑,动力不足,更缺乏监督机制。选择公办和民办高端养老院养老内容丰富,只需要办理相关入住手续,交纳一定费用便可入住,更有利于老人的心理及身体的健康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意定监护、遗赠抚养、联合账户、人寿保险、赠与、遗赠等工具辅助养老,并确保扶养义务人等履行职责。
第三大问题:您的家庭财富哪里去了?手里的钱为什么守不住?大多数企业家的能力是对抗不了经济和金融周期怎么办?
企业家天生都具备冒险的基因,性格或偏执或在特定方面表现疯狂,最终结果多是激流勇退,善始善终者少。在货币宽松的后期盲目扩张负债搞多元化,随之而来的大环境是迅速进入金融去杠杆周期,政策和市场都走向收缩,企业家没有这样的思维更没有做好预防,于是深陷债务危机!企业家应有的思维是提前安排以应对经济、金融周期风险,适用合理的家庭财富管理工具隔离风险,让自己总有安全资金可救急或使用。
第四大问题:您的家庭财富长效管理与传承方案是否已经准备?您的家族传承是否后继有能人?您的继承人是否做好了接手的准备?
中国企业家正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,他们辛辛苦苦打下的财富、声誉、资源等该如何传给下一代。相当比例的“富二代”选择创办自己的企业,且大多进入了与父母不同的领域,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。即使对于那些有心继承父辈实业的富二代来说,将一个企业、家族传承下去也并非易事,可以顺利接班的人,几乎都经历过一番挣扎,面临极大的财富丧失风险。如何解决呢?应该做好财富、家族精神和文化的传承。
第一本书《中国式财富管理与传承工具应用》,从每个工具实务角度和核心功能进行讲解,尝试针对为上述四大问题中的一部分问题提出方案或思路,提出创新思维及工具灵活适用的建议。更深入和具体的方案设计,以及各类工具综合应用的思路,留待下一或几本书解决。
本书针对每个重要的工具所熟知的核心功能做精要的综述,以求对面临本书中所提出问题的读者能有所建议或考虑。比如有预谋地长远规划以保障自己总有资金是安全非责的,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挫折总有资金托底或有总应对之法,不会一蹶不振,不会从此无东山再起之机会。在法律意义上,人的经济生命并非只有一次,而是有数次。即本人破产了,还有没破产的另一个“本人”,可以继续自己的有信誉的人生规划!
弊书浅薄,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思维方式,并提请读者注意对工具灵活使用,可以规避各种人生中面临的风险。法律只能提供普遍适用的工具,针对您具体的需求留待私法领域的“意思自治”,即法律要求您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设计。本书可能多有纰漏,但期待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添砖加瓦,稍能为普罗大众,特别是年轻的生命提供一点新的思维方式。
第一章讲财富管理与传承的背景,研究发现风险。真正的风险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有风险,没有能力发现风险。人生的主要方面无非是生命健康,婚姻家庭,财富守护、管理、传承,子女教育和个人的事业及成就,特别应注意面临的经济周期风险。本章讲了法定继承,即不做任何安排会如何?讲了为什么要做财富管理与传承安排,为什么私人律师服务很重要!
第二章讲常见的遗嘱类继承,全部群体都需适用的该一套传承工具能解决什么风险,存在什么巨大问题?遗嘱类工具必要,且有独特的功能,不可被替代,不可或缺,但解决不了中高产家庭财富管理与传承的主要问题。生前赠与+遗嘱信托+人寿保险或生前赠与+遗嘱信托+人寿保险等是好的替代方案,其他工具补充适用。本章结尾处简要提到了老有所依的养老安排思路。
第三章针对遗嘱解决不了家庭个性化需求和纠纷等问题,提出中产家庭财富管理与传承思路,开篇以遗嘱+人寿保险为主要框架做简要设计,能解决中产家庭主要的财富管理与传承问题,仍缺乏个性化设计和债务隔离能力。接着针对设计中应用到的各工具做具体的核心适用分析,并针对方案中存在具体问题做简析,提到了婚姻制度的替代问题。
第四章讲婚姻家庭的财务、法律规划服务。愿意结婚的人士适用婚姻关系并可做婚姻关系的再设计,做个性化的安排。规划法律规范为社会大众普遍适用,与中高产人士的个性化需求必然导致的冲突和风险。不愿意结婚的人士选择婚姻关系的替代工具,绕道实现。本章进一步写家庭财富控制和管理的工具,如家庭财产协议、家庭合伙企业、家族控股公司等的适用。
第五章针对高产家庭做财富管理传承个性化设计和适用,写了家族信托适用的初探,和家族基金会、慈善专项基金和家族办公室适用的初探。家族信托极具灵活性,可以做出千变万化的设计,特别综合前述工具做综合的适用,实现合法合理的前提下“只有想不到,没有做不到”的个性化需求。该部分内容将以另一本书,从原理、到逻辑到条款设计思路,具体呈现。
第六章作财富管理传承工具的适用分析,针对信托和前述工具作了工具的功能对比简析,适用对比的简析和综合适用简析,做了低、中、高产家庭如何依次适用工具的简析。作出我已经是中产人士的假设,设定手里有500万资金,我该如何规划我的人生的安排。最后以历史上有名的李鸿章家族的发家、成长和传承的历史故事做简析,提出思考和建议。
在该书撰写过程中,作者得到了来自于北京市京师(上海)律师事务所同仁的帮助,借鉴引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田侃、王增武老师的授课内容和论文指导意见,漫画制图方面获得了王瑞女士的帮助。独立撰书过程中特别获得了副主编王新律师、吴遵莲律师、缪斌静律师的倾力修改和建议。
目录
第二节人寿保险保险金信托的适用
四、家族信托优缺点综述
|